在中國古代燦若群星、風姿灼人的傑出女性中,柳如是名氣頗大。她的出名,不僅僅在於她的美艷、她的秦淮名妓身份,更在於她過人的才氣、超凡的膽識以及堅貞的民族氣節。她以自己的才華氣概征服了那個時代的文壇,被當代國學大師陳寅恪嘆為“女俠名姝”。

柳如是(1618—1664年),晚明嘉興人,本姓楊,初名隱,後名愛,字影憐,婚後稱河東君。她自幼聰穎絕倫,入吳江盛澤鎮歸家院名妓徐佛家為婢,受其熏染,“博覽群籍,能詩文,間作白描花卉,秀雅絕倫。”(《虞山畫志》)後被賣入崇禎故相周道登家,因年幼明慧,主人常抱膝上,教以詩詞歌賦。十四歲時離開周府,流落為妓,往來吳越間,與高才名士交往。她婉媚俏麗,格調高絕,於是江左之地,“一時喧譽,獨推章臺”,遂成一代名妓。

柳如是才氣恣肆,這是她獨步千古成為絕代名妓的重要因素。就文學和藝術才華而言,她不但可以稱為“秦淮八艷”之首,在整個名妓史上,也很少有超越她的。陳寅恪先生讀她的詩詞,曾有“瞠目結舌”之感。柳如是不僅精通史書典故,慧解文字,而且能詩善詞,工書擅畫,在晚明名士名姝中享有盛譽。她一生著述甚多,流傳下來的詩集有《戊寅草》、《湖上草》、《柳如是詩》、《紅豆村莊雜錄》、《河東詩文集》、《梅花集句》、《東山酬唱集》等,此外還有31篇文藻清麗的尺牘和不少風格獨特的書法、繪畫作品。柳如是擅長近體七言詩,詩風“淩清而澗遠,宏達而微恣”(陳子龍:《戊寅草序》)。明人鄒流綺評論閨閣名家詩詞,列柳如是為眾家之首,讚她的詩或輕盈和麗,或清遙幽怨,“閒情淡致,風度天然,盡洗鉛華,獨標素質”。她的尺牘步追魏晉江、鮑,“艷過六朝,情深班蔡”,用典匠心獨運,措辭不卑不亢,含英咀華,字字珠璣,頗有晚明小品之風。汪然明說“三十一篇新尺牘,篇篇蘊藉更風流”,概非虛言。其書畫在當時同輩諸名姝雅士中也頗負盛名,她的字深得虞、褚之法,書勢險勁、灑脫,人稱“鐵腕懷銀鉤,曾將妙蹤收”;她的畫“淡墨淋漓,不減元吉、子固”,嫺熟簡約,清麗有致,尤工白描花卉,寥寥幾筆就能勾勒出幽遠的意境。

柳如是腹笥充盈,冰雪聰明,且才高絕倫,豪宕自負。她大膽走出妓館,主動交結眾名流,常常一身儒服,灑脫無拘,與高才名流之輩平常來往,而于那些才疏學淺之徒,則嚴辭拒絕。與其深交的名士,先有陳子龍、李存我、宋轅文等松江三才子,再有名噪一時的復社盟主張溥,又有嘉定四耆老程孟陽、唐時升、婁堅、李長蘅等,還有杭州學問淹貫的名儒、富商汪然明輩,其他尚有陳繼儒、施子野、吳梅村、張魯生等等。這些人或以書畫盛,或以詩文顯,皆學有根底,照映海內。柳如是以一妙齡女子,而能造詣超絕,與當時江南勝流詩酒酬和,相與比並;所到之處,諸名士皆以極高的禮遇待之,傾心結交,可見其真“乃不世出之奇女子”。她還能慧眼識英雄,不以身份論人品,體現出不凡的卓識。丐人石達曾向柳如是乞詩,如是見他身體魁梧,聲若洪鐘,不嫌其乞丐身份,遂延之以酒食,與之交結來往,激勵他立功名于萬里之外,並向黃毓祺引薦石達,使石得以在左良玉手下立下奇功。


來源:光明日報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iloveyiling 的頭像
iloveyiling

離思       唐 元稹

iloveyi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